《武漢養老服務發展報告(白皮書)》發布
時間:2019-11-12 09:36:47 閱讀:5528 整理:武漢市場調查公司
武漢養老服務業未來如何發展?怎樣破解大城市養老難題?由武漢市民政局和華夏經緯(武漢)市場調查有限公司聯合編制的《武漢養老服務發展報告(白皮書)》顯示,武漢已建成養老服務設施2326處,其中市、區公辦養老機構15家、社會辦養老機構(社區養老院)183家、農村福利院74家。全市養老床位總數已達85983張,其中公辦養老機構床位12529張、社會辦養老機構床位31651張、農村福利院養老床位8190張。幸福食堂114個、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站)856個、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服務點)836個。
今年,武漢成為全國首批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試點城市。截至8月底,普惠養老在建或擬建項目24個,涉及床位10648張,今年計劃新增床位1210張。
2020年是武漢“互聯網+居家養老”三年計劃的收官之年。目前,全市建成13個“互聯網+居家養老”區級平臺、248個線下服務網點。“三助一護”(助餐、助潔、助醫、遠程照護)已覆蓋75%的中心城區街道,服務老人400多萬人次。到2020年,預計全市養老總床位數超過10萬張,各城區至少有1處功能全、檔次高、床位設置在500張以上的綜合性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站)1036個,一個中心村布局1處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
目前,武漢探索出居家養老醫療服務、日間養老醫療服務、開設老年康復床位和托管養老機構醫療業務等多種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全市90%以上養老機構內設有醫療機構(服務點)或與衛生服務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護理型床位占養老機構床位比例達48%。武漢將加快養老服務體系的深化和完善,建設“互聯網+居家養老”, 按照“1個專業機構+N個服務網點”的思路,在全市新建一批街道、社區級的普惠養老服務設施,推進養老服務業從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打造武漢“普惠養老”城市品牌。
華夏經緯(武漢)市場調查有限公司調數據查顯示,武漢老年人最需要的精神需求依次是子女探望、社會關懷、聚會娛樂、社區上門探訪、外出旅游,前五位的生活需求是醫療上門巡診、水電設施和電器維修、家政服務、康復訓練和送餐上門服務。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